铜台引
君不见魏帝当年号神武,气吞吴蜀势如虎。
已开广殿会文英,更筑高台贮歌舞。
翠钿杂沓罗甲帐,词赋缤纷列簪组。
一朝运去霸业空,千载流传妇儿语。
没后惟馀粉黛恩,生前误作山河主。
台上君王去不回,帐下美人歌自苦。
昔时富贵等浮烟,今日蒿莱满环堵。
铜台西望不堪思,漳水东流无尽时。
春鸟如歌又如恨,至今犹是望陵悲。
已开广殿会文英,更筑高台贮歌舞。
翠钿杂沓罗甲帐,词赋缤纷列簪组。
一朝运去霸业空,千载流传妇儿语。
没后惟馀粉黛恩,生前误作山河主。
台上君王去不回,帐下美人歌自苦。
昔时富贵等浮烟,今日蒿莱满环堵。
铜台西望不堪思,漳水东流无尽时。
春鸟如歌又如恨,至今犹是望陵悲。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三国时期曹操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权势的虚幻和历史的无情。
开头用"气吞吴蜀势如虎"形容曹操当年的威风,他修建铜雀台(高台)宴请文人、欣赏歌舞,场面奢华。但笔锋一转,说这些辉煌就像过眼云烟,如今只剩妇女儿童的闲谈。
中间部分点出讽刺:曹操生前掌控山河,死后只留下与妃嫔的传闻;铜雀台还在,但君王已逝,只剩歌女哀唱。曾经的富贵之地,现在长满野草。
最后用自然景物抒情:西望铜雀台令人感慨,漳河水永远流淌。春鸟的啼叫像在诉说遗憾,至今还能感受到人们对曹操的怀念。
全诗通过"当年盛况-如今荒凉"的对比,表达了"再大的权势终将消逝"的哲理。用铜雀台、漳河等具体景物,让抽象的历史感慨变得生动可感。特别是"春鸟如歌又如恨"这句,用鸟鸣双关情感,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