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早发

寒山无数郁崚嶒,红日高春上未曾。
霜气萧森岸苇白,一枝柔橹下嘉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行舟的生动画面,语言简洁却充满意境美。

前两句"寒山无数郁崚嶒,红日高春上未曾"写的是清晨的景色:无数陡峭的山峰在寒气中显得格外冷峻,太阳还没升到高处(说明时间很早)。这里用"郁崚嶒"形容山峰的险峻,"红日高春"暗示天色刚亮。

后两句"霜气萧森岸苇白,一枝柔橹下嘉陵"把镜头拉近:寒冷的霜气笼罩着岸边发白的芦苇,一只小船正轻轻划着桨顺嘉陵江而下。"柔橹"二字特别传神,既写出了船桨划水的轻柔,也暗示了行船的悠闲。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寒山""霜气"点明季节,用"红日高春"交代时间,短短四句就构建出完整的时空背景
2. "柔橹"与"崚嶒"形成刚柔对比,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 通过视觉(山、日、霜、苇)和触觉(寒气)的多重感受,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自然流露出一种冬日清晨独自行舟时既孤寂又惬意的复杂心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