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月夜饯别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四句写景:夜晚还未完全降临,月亮已经早早升起。薄薄的雾气笼罩着修长的竹子,晶莹的露珠洒落在芬芳的草地上。诗人用"微氛"、"皓露"这些轻柔的意象,营造出一个清幽美好的夜晚氛围。
后四句抒情:诗人感叹时光飞逝,暮年将至,回忆起与友人长久以来的深厚情谊。虽然此刻能短暂相聚交谈,但心中那份深厚的情意又怎能完全表达出来呢?"缅邈平生好"四个字,浓缩了多年知交的情分;"安能写怀抱"则道出了离别时千言万语也说不尽的惆怅。
整首诗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既有月夜竹影的静谧美景,又饱含老友话别时的真挚情感。诗人没有用夸张的言辞,而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温暖而略带感伤的离别之情。特别是最后两句,道出了很多人都有过的体验:面对重要的人,总觉得话说不完,情诉不尽。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