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夏雨后宁静的庭院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出季节交替的微妙变化。
前两句"院宇沈沈雨四垂,博山香断未多时"像电影镜头般展开画面:雨后的庭院幽深寂静,屋檐还在滴落雨珠,香炉里的熏香刚刚熄灭不久。这里用"香断未多时"这个细节,暗示主人可能刚结束一段闲适的时光。
后两句"驱除春事封姨怨,贴水新荷又满池"写得特别生动。诗人把春天拟人化为"封姨"(春神),说初夏的到来就像赶走了爱抱怨的春神。最妙的是"贴水新荷"这个画面——新长出的荷叶紧贴着水面,转眼间就铺满了整个池塘,把初夏植物快速生长的活力都表现出来了。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直接说夏天来了,而是通过雨后的庭院、熄灭的熏香、满池的新荷这些具体事物,让人感受到季节变换时那种既安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就像我们突然发现路边梧桐叶茂密了,才惊觉夏天已至一样自然。
赵葵
赵葵(1186年9月4日-1266年12月24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南宋抗金儒将、画家、诗人。咸淳二年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赠太傅,谥号“忠靖”。赵葵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宋史》称“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一生以儒臣治军,为南宋偏安作出卓越贡献。赵葵工诗善画,尤善画墨梅。著有《行营杂录》、《信庵诗稿》等,并有《杜甫诗意图》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