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茅山梅石道士卷
华阳洞里罗浮仙,袖携冰雪梅花篇。
玉堂道士字一尺,紫清老人诗四联。
夫何题咏到疏懒,日短天寒岁云晚。
独怜空谷有佳人,翠壁丹厓作屏板。
道人鹤氅颠倒披,芒鞋踏雪夜深归。
莫将铁笛山头吹,只恐石裂梅花飞。
玉堂道士字一尺,紫清老人诗四联。
夫何题咏到疏懒,日短天寒岁云晚。
独怜空谷有佳人,翠壁丹厓作屏板。
道人鹤氅颠倒披,芒鞋踏雪夜深归。
莫将铁笛山头吹,只恐石裂梅花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道士在冬日深山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意境和独特的画面感。
首先,诗中提到的“华阳洞”和“罗浮仙”都带有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暗示这位道士并非普通人,而是有着神仙般的气质。他袖子里带着“冰雪梅花篇”,仿佛随时准备吟咏,展现出他高雅的品味和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道士的住所和生活方式。他的“玉堂”简朴却高雅,墙上挂着“紫清老人”的诗句,显示出他对文化的重视。然而,这位道士并不拘泥于世俗的礼教,他的生活显得有些“疏懒”,随性而为,不受时间的束缚。
诗中的“日短天寒岁云晚”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与短暂,但道士依然在深山中悠然自得。他像一位“空谷佳人”,独自在山谷中生活,周围是“翠壁丹厓”般的自然屏障,仿佛与世隔绝,享受着宁静与孤独。
道士的形象也很有趣,他穿着“鹤氅”,却“颠倒披”,显得有些随意不羁。他穿着草鞋,在雪夜中行走,显得既孤独又自由。诗中还提到“莫将铁笛山头吹”,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打扰这片宁静,否则“石裂梅花飞”,暗示着自然的力量和神秘。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道士在深山中的生活,表达了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道士的形象既高雅又随性,生活简单却充满诗意,展现了一种不受外界干扰、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境界。诗中的自然景象也充满了美感与力量,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