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破败的古城黄昏图景,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深沉的沧桑感。
开篇"扑地惟看瓦砾存"用倒塌的房屋碎片直接呈现城市衰败,就像用镜头拍下满地砖瓦的特写。"空城钟动欲黄昏"中,孤零零的钟声回荡在空荡的城池,暮色更添寂寥,仿佛能听到那声穿透时空的钟响。
中间四句用三个生动画面展现民生凋敝:路边无人救济落魄贵族(王孙),高台上徒留招魂仪式,暗喻繁华不再。斜阳下的老马对着石镜(或指如镜的石头),樵夫拖着落叶走过松门,这些带着温度的生活细节,反而更凸显人烟稀少的凄凉。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提到隔溪的"秦人洞"(桃花源典故),却以反问作结:这里哪还有什么田园村落?这种对理想世界的怀疑,让全诗的怀古伤今情绪达到高潮。诗人通过废墟、钟声、老马等意象的层层渲染,最终完成对时代变迁的深沉咏叹,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物是人非的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