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春天里的工作生活和内心感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知识分子的日常与精神世界。
前四句讲工作状态:每天在办公桌前处理文书(案牍)已经成了熟练工(将能事),但写起正经文章(具陈)还是缺乏自信(敢)。看着那些上蹿下跳(跳梁)钻营的小人(此物),自己宁愿伏在桌边(隐几)做个不合时宜的闲人。这里用"跳梁"形容小人得志的丑态,对比自己"隐几"的安静姿态,透露出对官场浮躁的不屑。
五六句突然转入景物描写:雨后的夕阳(返照)映着未干的雨痕,春天的浮云自在舒展。这两句看似闲笔,实则用自然界的清新自由,反衬前文官场的污浊压抑。浮云"矫上春"的灵动姿态,正是作者内心渴望的写照。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我本心(夙心)就想当个病人(病免)那样远离公务,实在不愿(不欲)继续在这世俗风尘里打滚了。这里的"病免"是反话,表面说想因病辞职,实际是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全诗妙在把琐碎的办公日常、生动的自然景物和强烈的个人情绪自然融合。我们能看到一个疲惫的文人在春天里的矛盾心理:既不得不应付公务,又向往着浮云般的自由;既自嘲像病人般消极,又保持着对精神清洁的坚持。这种真实的工作倦怠感和对自由的渴望,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