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用杜甫的诗句拼凑而成的"集句诗",通过重新组合杜甫的诗句,展现了战乱时期百姓的苦难生活。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生活困境的具象描写 开篇就用"早行石上水,泥泞苦相牵"这样充满画面感的句子,让我们看到百姓在泥泞中艰难前行的场景。后面"囊空罄金错,米尽折花钿"更具体地描写了贫穷——钱袋空空如也,连妇女的首饰都变卖换米了。这些细节让苦难变得真实可感。
2. 社会动荡的整体写照 "盗贼浮生困"点明了当时盗匪横行的乱世背景,"君臣豺虎边"这个比喻更是犀利,把欺压百姓的官员比作吃人的豺狼虎豹。这两句揭示了百姓受苦的根本原因。
3. 深沉的情感力量 诗中"艰辛众目怜"、"更有伤心处"等句子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悲悯之情。特别是最后一句,在描写现实之后突然的情感爆发,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乱世的愤懑。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给我们看百姓在泥水中跋涉的特写,然后拉远镜头展现整个动荡的社会背景,最后用一声沉重的叹息作结。虽然诗句都是借用杜甫的,但组合在一起后,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战乱中人民的痛苦,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高斯得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