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文端公松泉图

种树添新荫,先当培其根。
疏泉资灌溉,先当裕其源。
少师勤学殖,呈材依禁垣。
汲深藉修绠,下笔文澜翻。
承明自献纳,公望群所尊。
御赐飞白书,中有至道存。
松贞泉比洁,宝之重玙璠。
赞皇平泉记,温公独乐园。
何如此清华,天语含春温。
忆我追陪日,直舍邻高轩。
文漪频挹注,美植长滋繁,披图感今昔,遗韵犹堪论。
既以惠来学,复此垂后昆。
始知余庆在,世业皆君恩。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松树和泉水为象征,赞美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汪文端公)的品格与功绩,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前辈的敬仰和怀念。

核心思想: 1. 成长需要根基 开头用种树和疏泉比喻人才培养:种树要扎根,疏泉要找源头,暗示人才的成长需要扎实的基础和正确的引导。这位官员年轻时勤奋学习("少师勤学殖"),最终成为栋梁之才("呈材依禁垣")。

2. 德才兼备的典范 诗中用"松贞泉比洁"形容这位官员像松树一样坚贞、泉水一样清澈,品格高尚。皇帝赐予他书法作品("御赐飞白书"),说明他深受器重。他的文章才华横溢("下笔文澜翻"),在朝廷中建言献策("承明自献纳"),赢得众人尊敬。

3. 传承与感恩 作者回忆曾与这位前辈共事的时光("忆我追陪日"),像汲取清泉("文漪频挹注")一样受益良多。如今看到描绘松泉的图画,感慨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遗韵犹堪论")仍在滋养后人,说明真正的成就在于传承美德、回报君恩。

艺术特色: - 双线比喻:全篇用松树象征坚毅品格,泉水象征智慧源泉,自然景物与人物品格交织。 - 今昔对比:通过回忆突出前辈的影响力,画面感强(如"直舍邻高轩"写共事场景)。 - 皇家印记:提到御赐书法、禁垣(皇宫)等细节,凸显人物地位不凡。

现代启示: 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个人成就,而在于能否成为他人的榜样。就像松泉滋养环境一样,优秀的人会通过品德和才华持续影响社会。诗中"培根""裕源"的比喻,对现代教育仍有启发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