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内翰家李伯时画太一姑射图二首 其一
太一真人莲叶舟,脱巾露发寒飕飗。
轻风为帆浪为楫,卧看玉宇浮中流。
中流荡漾翠绡舞,稳如龙骧万斛举。
不是峰头十丈花,世间那得莲如许。
龙眠画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
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
玉堂学士今刘向,禁直岧峣九天上。
不须对此融心神,会植青藜夜相访。
轻风为帆浪为楫,卧看玉宇浮中流。
中流荡漾翠绡舞,稳如龙骧万斛举。
不是峰头十丈花,世间那得莲如许。
龙眠画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
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
玉堂学士今刘向,禁直岧峣九天上。
不须对此融心神,会植青藜夜相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画面感极强的太一姑射图,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画中的神仙境界和画家的高超技艺。
首先,诗人描述了太一真人乘坐莲叶舟的场景。他摘下头巾,露出头发,寒风吹过,显得格外飘逸。轻风成了船帆,浪花成了船桨,他躺在船上,看着美丽的天空在水中的倒影。这里通过具体的动作和细节,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自在与逍遥。
接着,诗人描绘了水中的景象:中流的水波荡漾,翠色的丝绸般的波纹在舞动,船稳稳地行进,仿佛巨大的龙船在万斛水面上航行。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还给人一种宏大而安稳的感觉。诗人还提到,如果不是峰顶上那十丈高的花,世间哪会有如此巨大的莲花呢?这句话暗含了对自然界神奇造化的赞叹。
随后,诗人赞美了画家龙眠的高超技艺。他用尺素(一种细薄的绢帛)画出了仿佛真实的天人,让观者仿佛置身于水仙府中,四周是苍茫的烟雾和波光粼粼的万顷水面。这种描写不仅表现了画作的逼真,还传达出一种仙境般的美感。
最后,诗人提到玉堂学士(可能指自己或其他文人)现在像刘向一样,身处高耸入云的禁宫之中。但他并不需要对这些画作过于投入心神,因为他会在夜晚手持青藜(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隐逸或寻访)去拜访这些神仙境界。这里的“青藜夜相访”表达了一种对超凡脱俗的向往和追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仙气与梦幻的世界,既赞美了画家的技艺,也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