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棵高大挺拔的桧树,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描写,展现了它非凡的品质和价值。
前两句写桧树的外形和来历:它像天赐的良材一样高耸入云("百寻"形容极高),扎根在仙境般的环境中生长了多年。这里用"仙宿"暗示桧树生长环境的神圣不凡。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突出桧树的品格:既有老柏树抗冰霜的坚韧("操"指节操),又不输给寒冬中铁石般坚强的梅花。接着用夜景描写烘托氛围:寂静的夜晚,桧树的枝叶像星辰般罗列在祭坛周围;月光下,满地都是它青翠浓密的树影。这些描写让桧树显得庄严神秘。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如果工匠要选材料建造重要的殿堂("明堂"指古代举行大典的场所),这棵桧树无论是作房梁还是立柱,都价值连城。这里用建筑材料的珍贵,暗喻人才的重要价值。
全诗通过树喻人,赞美了兼具坚韧品格与实用价值的优秀人才。作者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具体的形象和场景,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对高尚品质的推崇。月亮、星辰、祭坛等意象的运用,更给诗歌增添了神圣崇高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