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昭法山水
乙酉春阅海王肆,此帧弃置墙壁间。
蠹蝇玷识者少,购之三百青铜钱。
拂拭锦贉露奇秀,平远如见江南山。
昭法先生昔飞遁,弱冠早赋《招隐》篇。
布衣草履绝城市,涧上上沙诛一廛。
终身不受安邑馈,日高往往无■({炊鬲})烟。
潜庵慕道屏车骑,末由一睹园绮颜。
俗流好事幻赝鼎,谓曾造膝相周旋。
骨董之羹不足道,独惜轻毁贞玉坚。
作此画时岁癸酉,是为康熙卅二年。
不署元号题甲子,柴桑思晋心皦然。
先生时年七十二,慭遗一老应华颠。
越岁甲戌便委蜕,遗人间世登上仙。
我因重续图经记,十年前曾寓渎川。
闲随巾拂拜祠下,寒泉秋菊歌神弦。
涧户无人夕阳静,时有白鹤飞上天。
水流绕屋岩花笑,但闻琴筑鸣涓涓。
于今聊浪万人海,青山不到轩窗前。
芝讪鹤怨良自愧,衣化为缁何能湔。
秋风起兮我当去,扁舟采莼西涧边。
蠹蝇玷识者少,购之三百青铜钱。
拂拭锦贉露奇秀,平远如见江南山。
昭法先生昔飞遁,弱冠早赋《招隐》篇。
布衣草履绝城市,涧上上沙诛一廛。
终身不受安邑馈,日高往往无■({炊鬲})烟。
潜庵慕道屏车骑,末由一睹园绮颜。
俗流好事幻赝鼎,谓曾造膝相周旋。
骨董之羹不足道,独惜轻毁贞玉坚。
作此画时岁癸酉,是为康熙卅二年。
不署元号题甲子,柴桑思晋心皦然。
先生时年七十二,慭遗一老应华颠。
越岁甲戌便委蜕,遗人间世登上仙。
我因重续图经记,十年前曾寓渎川。
闲随巾拂拜祠下,寒泉秋菊歌神弦。
涧户无人夕阳静,时有白鹤飞上天。
水流绕屋岩花笑,但闻琴筑鸣涓涓。
于今聊浪万人海,青山不到轩窗前。
芝讪鹤怨良自愧,衣化为缁何能湔。
秋风起兮我当去,扁舟采莼西涧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在欣赏一幅山水画时,有感而发创作的作品。诗中融入了对徐昭法先生的敬仰、对山水画的赞美,以及作者自身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描述了作者在一家古董店偶然发现这幅画的情景。这幅画被弃置在墙角,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作者用三百铜钱买下了它。拂去灰尘后,画中的山水景色逐渐显露出来,仿佛江南的山川跃然纸上。
接着,诗中提到了徐昭法先生,他是一位隐士,年轻时便写下了《招隐》篇,表达了隐逸山林的心愿。他过着简朴的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住在山涧旁的小屋里,拒绝了世俗的馈赠,生活清贫却坚守原则。作者对他的人格和精神非常敬佩。
然后,诗中提到了一些人为了名利,伪造与徐昭法的交往故事,作者对此表示不屑,认为这些虚假的行为玷污了徐昭法的清誉。而徐昭法的画作是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完成的,他没有按照当时的年号来题写,而是用甲子纪年,表达了对前朝的怀念。
随后,诗中提到徐昭法在七十三岁时去世,作者回忆自己十年前曾到过徐昭法居住的地方,拜谒过他的祠堂。那里环境幽静,泉水潺潺,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而现在,作者身处繁华的都市,远离了自然的山水,感到有些愧疚和无奈。
最后,诗中以秋风起、扁舟采莼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像徐昭法一样,回归自然,远离世俗的纷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山水画的描述,表达了对隐士徐昭法的敬仰,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