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忆五首
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
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
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现代解析
《杂忆五首》这组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对一位名叫“双文”的女子的深情回忆。诗中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双文之间温馨而细腻的情感。
第一首,诗人写寒食节的夜晚,月亮无光,夜色刚降临,他便早早上了床。这时,他回想起双文曾在内室与他相会,玉制的窗棂深处仿佛还能闻到她的香气。这首诗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诗人对双文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诗人描绘了月光下的花园,竹影婆娑,秋千的丝绳轻轻拂地。夜深人静时,他想起双文曾悄悄教人送秋千的情景。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双文的温柔回忆。
第三首,诗人写夜晚在回廊漫步,虽然看不清花丛,却能闻到花香。他想起双文曾在朦胧的月光下与他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首诗通过嗅觉和视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双文的深情。
第四首,诗人描绘了山间石榴花如火般艳丽,枝叶拂过台阶和屋檐。他想起双文曾独自披着帘子,头戴花草,倚在新帘旁的情景。这首诗通过鲜艳的色彩描写,展现了双文的美丽与诗人的眷恋。
第五首,诗人写春天冰消雪融,湖面碧波荡漾,残霞映照在水面。他想起双文穿着薄衫,头饰映衬着她褪去的红妆。这首诗通过湖光水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双文的柔情与怀念。
总的来说,这组诗通过对不同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双文的深情回忆。诗中的情感真挚而细腻,语言优美,给读者带来一种温馨而感动的阅读体验。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