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题姚品侯天涯行脚图

桑下浮屠,栖迟信宿,狂笑重逢无恙。
八十行童,忙煞赵州和尚。
惊笠重、泰岱霜寒,讶衣冷、舒庐风飏。
息肩时、越水吴山,高挑又向竹篷放。
琴棋书画累赘,还藉横磨剑,荡开缠障。
具大神通,拿住化龙禅杖。
填海恨、精卫勤劬,补天术、女娲惆怅。
更面壁、消歇音尘,草鞋閒五两。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名叫姚品侯的浪迹天涯的游侠形象,充满了江湖豪情和人生感慨。

上阕用几个生动的画面勾勒主人公形象:
1. "桑下浮屠"三句写他像云游僧人一样随处歇脚,重逢时依然豪放不羁
2. "八十行童"两句用赵州和尚的典故,暗示他虽年长却精神矍铄
3. "惊笠重"四句通过泰山霜寒、舒庐风冷的意象,表现他风雨兼程的漂泊生活
4. 最后两句写他时而停歇江南山水,时而又挑起竹篷继续远行

下阕转入精神世界的刻画:
1. 先说琴棋书画这些雅趣反而成了负担,要靠宝剑斩断束缚
2. "具大神通"两句展现他掌握佛门智慧,能降伏心魔
3. "填海恨"四句用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的典故,表达对世间缺憾的无奈
4. 结尾写他像达摩面壁般远离尘嚣,草鞋轻便象征超脱

全词通过:
- 云游僧的意象象征自由不羁
- 江湖风雨的描写体现漂泊艰辛
- 神话典故的运用寄托人生感慨
- 最后归于禅意的超然境界

塑造了一位看透世事却仍保持豪情的江湖隐士形象,既有"仗剑天涯"的侠气,又有"看破红尘"的智慧。语言生动形象,用典自然贴切,读来既能感受到画面感,又能体会深层的人生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