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筠舫罗沁吾黄肖山游葛岭 其一

直拟松颠叩寺扃,天梯九十二层经。僧披宿雾开精舍,人御罡风立画屏。

湖影一痕浸城郭,江声三折下沧溟。依然伟观成终古,谁向山椒再筑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游览葛岭的壮丽景象,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融合。

首联“直拟松颠叩寺扃,天梯九十二层经”,诗人用“松颠”和“天梯”来形容葛岭的高峻,仿佛要登上松树顶端去敲寺庙的门,又像是要攀登九十二层的天梯,给人一种登高望远、挑战自我的感觉。

颔联“僧披宿雾开精舍,人御罡风立画屏”,描绘了僧人拨开晨雾打开寺庙,而游客则迎着强风站在山岭上,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画屏之中。这里既表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神秘,又展现了游客的勇敢与豪情。

颈联“湖影一痕浸城郭,江声三折下沧溟”,诗人将视线拉远,湖水的倒影轻轻映照在城郭上,江水的波涛声曲折蜿蜒流向大海。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壮阔与悠远。

尾联“依然伟观成终古,谁向山椒再筑亭”,诗人感叹这宏伟的景色自古不变,但不知道还有谁会再在山顶上建造亭子,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事变迁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葛岭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和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反思,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又发人深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