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挽北涧》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已故禅师的怀念和敬仰。
首联“本分参禅学,吟中透一关”是说这位禅师一生专注于参禅修行,在吟诗作赋中也透露出对禅理的深刻领悟。这里的“一关”可以理解为禅宗所说的“顿悟”境界,说明他在修行和文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颔联“清名传北涧,遗像在南山”直接点题,说明这位禅师(北涧)的清雅名声广为流传,而他的画像或精神仍留在南山,象征他的影响依然存在。
颈联“石塔人千古,烟梯屋数间”描绘了禅师身后的景象:石塔(可能是他的墓塔)长存于世,而曾经居住的禅房(“烟梯屋”指云雾缭绕的山间小屋)依然安静地矗立着。这一联用景物衬托禅师的超脱和永恒。
尾联“诗魂何处觅,应伴白云閒”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感叹:禅师的诗情与灵魂去了哪里呢?大概已化作白云,在天地间自由飘荡。这里用“白云”象征禅师的清净无碍,也表达了对逝者超然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朴素,但意境深远,既有对逝者的追思,也暗含对禅理和超脱精神的赞美。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悠远的禅意,读来让人心境平和。
徐集孙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