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开头两句用"芜市千金骏"和"天台一片霞"形成强烈对比:一匹价值千金的骏马被困在嘈杂的集市,而天台山上的云霞却自由绚烂。这里骏马象征被世俗束缚的才华,云霞代表自由的精神境界。
中间四句写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持将两神物"说要把这两种美好事物比较,但"大名家"(权贵)们根本不懂欣赏。"每过愁驴直"写现实中只能骑瘦驴的窘迫,"言归必日斜"暗示理想难以实现,总是拖到日落也未能如愿。
最后两句用御河边的杨柳和宫鸦,暗喻官场生活的压抑。御河象征权力中心,杨柳和乌鸦营造出阴郁氛围,与开头自由绚烂的云霞形成强烈反差。
全诗通过骏马与云霞、集市与天台、瘦驴与理想的多重对比,表达了知识分子在功名利禄与精神自由之间的矛盾心理,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暗含对超脱境界的向往。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