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闻杜鹃》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杜鹃鸟的同情和对离愁别绪的感慨。
开头两句,诗人想象杜鹃鸟——传说中的“望帝”——为何如此痛苦,以至于不停地催促人们归去。这里用“催归”暗指杜鹃鸟的叫声,仿佛在提醒人们回家,但实际上杜鹃的叫声常常让人感到凄凉和思乡。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绘了杜鹃鸟在树林中穿梭、啼叫的情景。它的叫声仿佛带着血,染红了周围的花朵。这种夸张的描写加深了杜鹃叫声的悲凉感,仿佛它在倾诉无尽的哀愁。
随后,诗人将杜鹃的声音与“细雨”和“游丝”联系起来,仿佛细雨是离人的眼泪,游丝是漂泊者的心绪。这种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伤感。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在青山和明月的夜晚,杜鹃的叫声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只有它最懂得这宁静夜晚中的孤寂和思念。这里,杜鹃成了诗人心灵的知音,共同感受着这份难以言说的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杜鹃鸟叫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漂泊和孤独的深刻感受。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无奈。
葛天民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