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谒杨椒山先生祠次魏司寇环溪先生李佥事梅崖壁间韵 其二

历尽艰危谪远方,还将一死震岩廊。
批鳞目已无丞相,列俎人争拜奉常。
梦里笙镛元有志,街头枷锁任飘香。
灵风萧飒䰅如戟,庭舞神鸦老桧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明代忠臣杨继盛(号椒山)的故事。他用生命捍卫正义,虽遭迫害却精神永存。

前两句说杨继盛经历重重危险被贬到偏远地区,最终用死亡震撼了朝廷。这里的"岩廊"比喻朝廷,"批鳞"指触怒皇帝(传说龙有逆鳞,碰到会发怒),说他连丞相都不放在眼里,展现他的刚直。

中间四句写百姓对他的敬仰:人们争相在祠堂用祭品纪念他("列俎"指祭祀的肉)。他生前为国效力的志向("笙镛"指礼乐,象征治国理想)虽如梦境般未能实现,但戴着刑具游街时("枷锁飘香"用反差手法)反而更显崇高。

最后两句用祠堂景象收尾:萧瑟风中,杨继盛的塑像胡须如戟般刚硬("䰅"即须),老桧树下乌鸦飞舞,既苍凉又庄严,暗示他的精神如古树般长青。

全诗通过生死对比(生前受难vs死后尊荣)、虚实结合(现实迫害vs精神永恒),塑造了一个为理想献身的英雄形象。用祠堂的景物带出历史记忆,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勇气会超越时代,在人们心中永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