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王文伯,并表达对他的赞美和祝愿,同时拜托他给何侍郎带话。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充满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首句“碧落先生少可人”,以“碧落先生”称呼王文伯,展现出他的高雅和超凡脱俗。作者认为王文伯是少有的令人欣赏的人,这里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佩和欣赏。
“银钩茧纸苦称君”,用“银钩”形容字迹的优美,“茧纸”则指写字的纸张。作者说王文伯的字写得很好,但王文伯却总是谦虚,不肯自夸。这句既赞美了王文伯的才华,又表现了王文伯的谦逊品质。
“谈间口吸西江水,句里家傅南浦云”,这两句形容王文伯的谈吐和文采。作者夸张地说,王文伯在谈话时仿佛能吸尽西江之水,足见他见识广博;而他的诗句中,又仿佛有南浦的云彩,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这里既赞美了王文伯的才华,也表现出他的文学造诣。
“千里端能来命驾,一尊得与细论文”,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王文伯的感激。作者说,王文伯千里迢迢赶来拜访,自己有幸能和他一起饮酒谈论文。这里的“一尊”指的是酒杯,作者通过喝酒谈论文的细节,展现了朋友间的亲密和志同道合。
“还家剩草三千牍,看策平津第一勋”,最后两句是作者对王文伯的祝愿。作者说,王文伯回家后还有很多文章要写,希望他能在朝廷中建功立业,取得卓越的成就。这里的“平津”指的是朝廷,作者祝愿王文伯能在仕途上取得成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王文伯的赞美、感激和美好祝愿。诗中既有对朋友才华的欣赏,也有对友情的珍视,读来令人感受到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