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桃竹春禽图用图间题者韵

满幅和娇色,春光忽冶明。更听枝头鸟,东皇鼓吹声。

春水绿且净,春筠静不哗。双鸳交颈卧,一梦稳烟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充满了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娇艳、鸟鸣的欢快、水色的清澈以及竹子的静谧一一呈现,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满幅和娇色,春光忽冶明”这两句,诗人用“娇色”来形容春天的美丽,仿佛整个画面都被柔和、鲜艳的色彩填满,春光突然变得灿烂明亮。这里,诗人通过色彩的感受,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更听枝头鸟,东皇鼓吹声”这两句,诗人将枝头鸟儿的鸣叫比作东皇(古代神话中的春神)的鼓乐声,形象地表达了鸟儿欢快的歌唱,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奏响乐章。这种比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听到春天的声音。

“春水绿且净,春筠静不哗”这两句,诗人描绘了春水的清澈碧绿和竹子的宁静。春水绿得像翡翠般纯净,而竹子则静静地矗立,没有一丝喧哗。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宁静与淡雅,仿佛一切都沉浸在平和之中。

“双鸳交颈卧,一梦稳烟花”这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对鸳鸯在水中交颈而卧,仿佛在做一个安稳的梦,周围是如梦似幻的烟花。这样的场景充满了温馨与浪漫,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生机与宁静。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色彩与声音的春天世界,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生活的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