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舍人

裘马东来日尚和,停骖小院避笙歌。
僧将解制拈槌懒,客为思乡得句多。
书案无花留冷馥,松庭有月浸清波。
囊空每忆张公子,燕市迢迢去若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居他乡的游子在寺院小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漂泊的惆怅。

前两句写旅途场景:诗人穿着皮裘骑着马从东方而来,趁着天气晴好在寺院暂歇,避开外面的热闹笙歌。这里"停骖"指停下马车,暗示旅途劳顿需要休息。

中间四句细腻刻画寺院生活:僧人懒洋洋地准备结束法会("解制"指结束修行),旅客因思乡而诗兴大发。书桌上没有鲜花却残留着冷香,月光洒在松树庭院里,仿佛浸透了清波。这些意象营造出清冷幽静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孤独的心境。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摸着空空的荷包("囊空"),格外思念远在燕市(北京)的朋友张公子,感叹彼此相隔遥远、相见无期。这里的对比很巧妙——前文写清幽的寺院生活,突然转到对繁华都市友人的思念,更凸显出诗人的孤寂。

全诗通过旅途小憩的片段,把寺院清景、思乡之情、怀友之念自然融合,语言清新质朴。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孤独感,以及"想见不能见"的遗憾,这些情感穿越时空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