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偕周明府暨仲儿一德遍谒衡岳方广诸院有怀文定致堂五峰晦庵南轩择之诸贤

胡氏隐居同父子,朱张游屐有师生。
衡山千载遗芳躅,父子师生几共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和朋友、儿子一起游览衡山时的感想,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和对师生情谊的珍视。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
1. "胡氏隐居同父子"——指南宋学者胡安国、胡寅父子曾在衡山隐居做学问
2. "朱张游屐有师生"——说朱熹、张栻这对师生当年也在此地游学论道

后两句抒发感慨:
1. "衡山千载遗芳躅"——千年来这些贤人留下的足迹依然芬芳
2. "父子师生几共行"——暗含作者此刻也是父子师生同游,与古人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全诗亮点:
- 用"父子师生"的相似结构,把古今两组人物巧妙串联
- "几共行"既写实景(我们几人同行),又暗含对古人的追慕(我们和古人都在这里走过)
- 通过简单的登山见闻,升华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就像现代人去某个历史景点打卡时会说"当年某某也来过这里",诗人用更优雅的方式表达了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