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居生活的情景,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隐居之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首句“闲居郭内似村中”,诗人说这处隐居地虽然在城市的边缘,却像乡村一样宁静。这里的“郭内”指的是城市内部,而“村中”则是乡村的感觉。接下来,“背市临河一迳通”进一步描述了这个地方的位置,它背靠着繁华的市区,但是却靠着一条小河,而且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向外面的世界。这表明这里虽然远离城市的喧嚣,但也可随时与外界沟通。
接下来,“案上漆书何世字,墙头碧瓦古时宫”两句,诗人想象这里有古代的文物和遗迹,漆书是古老的字迹,碧瓦则是古色古香的瓦片。这些细节描绘出这个地方充满了历史的气息,仿佛是古代宫殿的遗址。
下面两句话,“苦遭客子惊鸥鸟,闲在桥边数钓筒”,则描绘了这里的生活状态。诗人说这个地方常常因为有游客的到来而打扰到栖息的鸥鸟,但诗人自己则悠闲地站在桥边,悠闲地数着钓竿。这里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亲近感。
最后一句,“不是庞公怕城府,也来相就作渔翁”,诗人表示自己不像庞德那样害怕城市的复杂,而是主动选择来到这里过着渔翁般的生活。这里借用了庞德隐居山林的故事,突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