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峡中望飞来寺

两岸青山相对出(李白),至深至浅清溪(李冶)。
寒猿晴鸟一时啼(白居易)。
泉声咽危石(王维),草色引长堤(皇甫冉)。
乘兴轻舟无近远(贾至),人随流水东西(刘长卿)。
夜深台殿月高低(杜牧)。
桥回忽不见(岑参),山木万株齐(刘长卿)。

现代解析

这首《临江仙·峡中望飞来寺》是一首巧妙的集句词,作者通过拼接唐代多位诗人的名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峡谷山水画卷。全诗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景物传递出悠然自得的意境。

上半部分写峡谷白天的景象:开头用李白"青山相对出"展现峡谷的陡峭,接着用李冶"清溪"的深浅变化表现溪水的清澈灵动。白居易的猿啼鸟鸣和王维的泉声咽石,让画面突然热闹起来,既有视觉又有听觉。最后皇甫冉的草色长堤,为险峻的峡谷增添了一丝柔和的色彩。

下半部分转入人的活动:贾至的"轻舟无近远"和刘长卿的"人随流水",展现了一种随波逐流的闲适。杜牧的月夜台殿和岑参的忽隐忽现的桥,让时间从白天转入夜晚,营造出朦胧神秘的氛围。结尾刘长卿的"万株山木",以宏大的自然景象收束全篇,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

全诗最妙处在于,虽然每句都出自不同诗人之手,但组合在一起却浑然天成,完整呈现了从白天到夜晚的峡谷游历过程。通过景物变换,暗含了诗人寄情山水、物我两忘的心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