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儆里言 其六

舜其至孝,五十而慕。予有父母,欲报无路。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普通人无法尽孝的遗憾和痛苦。

前两句讲了一个古代模范孝子舜的故事:舜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即使到了五十岁,依然像小孩子一样依恋父母。这里用"慕"字特别生动,不是简单的孝顺,而是带着孩子对父母那种天然的亲近和眷恋。

后两句突然转到诗人自己:我也有父母,却找不到报答他们的路。这种对比特别强烈——一边是能做到极致的孝子,一边是明明想尽孝却无能为力的普通人。最打动人的是"欲报无路"四个字,把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或是现实所迫不能尽孝的痛苦,说得特别直白又扎心。

整首诗就像是一个普通人在深夜的叹息,没有华丽词藻,但每个字都沉甸甸的。它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说出了千百年来无数子女共有的遗憾:我们心里都住着一个想好好孝顺父母的孩子,但现实总有很多无奈和错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