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延平王庙壁(此组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其一

曾读丰碑渤澥⑴东,开疆犹仰大王风。
阖门骨肉杯羹底⑵,千里江山锦绣中。
明代兴亡归劫数,史家成败论英雄。
似闻鹿耳鲲身畔,呜咽潮声早晚同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歌颂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作品,用现代语言解读就是:

第一句说作者曾在东海边读过郑成功的纪念碑,表达对这位开拓台湾的英雄的敬仰。"开疆"指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的壮举。

第二句用对比手法:郑成功全家被清军杀害("阖门骨肉"指亲人遇难),但他却为后人打下了美丽的台湾岛("千里江山"指台湾)。"杯羹底"是典故,暗指亲人被害的惨剧。

第三句跳出个人视角,说明朝灭亡是历史规律("劫数"即命运安排),但历史会公正评价郑成功这样的英雄。这里强调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史观。

最后用台湾海峡的潮声作比喻:鹿耳门、鲲身(台湾地名)的海潮日夜呜咽,就像在为英雄的遭遇鸣不平。用自然景象寄托对英雄的永恒纪念。

全诗通过历史事件与自然景象的结合,既赞扬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功绩,又对他个人遭遇表示同情,最后升华为对英雄精神的永恒礼赞。语言凝练但情感深沉,很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