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得沅儿出抚秦中之信因作诗以箴之

读书裕经纶,学古法政治。功业与文章,斯道非有二。

汝宦久秦中,荐膺封圻寄。仰沐圣主慈,宠命九重贲。

日夕为汝祈,冰渊慎惕励。譬诸欂栌材,斫小则恐敝。

又如任载车,失诫则惧踬。扪门五夜惭,报答奚所自。

我闻经纬才,持重戒轻易。勿以求烦苛,勿以察猥细,勿胶柱纠缠,勿模棱附丽。

端己励清操,俭德风下位。大法而小廉,积诚以去伪。

西土民气醇,质朴鲜糜费。丰镐有遗音,人文郁炳蔚。

况逢郅治隆,钧陶综万类。闾阎守耕凿,馌亩士依媚。

大田岁屡丰,多遗秉滞穗。鼓腹遍康衢,击缶乐酒饎。

民力久普存,爱养在大吏。润泽因时宜,撙节善调剂。

古人树声名,根柢性情地。一一践履真,实心贯实事。

曩迹永不磨,昔贤庶可跂。千秋照汗青,今古合符契。

不负生平学,不存温饱志。卓哉韩范贤,治绩前史备。

事事规模之,其乃克有济。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我家祖德诒,箕裘罔攸坠。

痛汝早失怙,遗教幸勿弃。衰年逼桑榆,垂老筋力瘁。

曳杖看飞云,目断秦山翠。睡起日高春,乾鹊噪新霁。

披衣览镜奁,霜雪满鬟髻。惟馀望汝心,任大勤自毖。

书此远寄汝,汝宜日诵记。勉旃矢弗渝,用作官箴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长辈写给即将去秦中(今陕西一带)任职的晚辈的劝勉诗。诗中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教诲,既有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有对治理地方的指导,充满了深厚的家族情感和责任感。

首先,长辈强调了读书和学习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学习经典和古代的政治智慧,可以培养治理国家的能力。他提醒晚辈,功业和文章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长辈希望晚辈在任职期间,能够谨慎行事,像建造房屋的榫卯一样,处理问题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度或不足,否则会导致失败。

接着,长辈告诫晚辈在治理地方时,要持重而不轻率,不要过于苛责琐事,也不要纠缠于细节。他提倡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的作风,要求晚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长辈特别提到,秦中的民风淳朴,百姓生活简朴,治理时要顺应民情,爱惜民力,做到润物细无声。

长辈还鼓励晚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不满足于温饱,要像历史上的贤臣韩愈和范仲淹一样,留下治世的美名。他希望晚辈能够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不辜负先辈的期望,为家族争光。

最后,长辈表达了对晚辈的深切思念和殷切希望。他提醒晚辈要时刻铭记这些教诲,勤勉工作,不负众望。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对晚辈的关心和期望依然不减,期待他在任上有所作为。

整首诗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和期望,既有对个人品德的严格要求,也有对治理地方的智慧指导。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家庭中长辈对晚辈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以及他们对晚辈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

张藻

张藻,约活动于清雍正至乾隆(1723--1795)年间。字于湘,江南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区)人,张之顼女,母为才女顾若宪,幼承母教。尝咏梅云:“出身首荷东皇赐,点额亲添帝女装。”镇洋毕礼室,尚书毕沅之母,能诗词,学术渊纯。著有《培远堂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