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在、超脱世俗的隐居情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前两句"不须更草北山文,归去开关扫白云"意思是:不用再写那些隐居山林的华丽文章了,直接回家打开门,清扫白云(形容隐居生活的悠闲)。这里用"扫白云"的生动画面,把隐居生活写得充满诗意。
后两句"兴未尽时仍重访,我非辟世可同群"意思是:当游玩兴致还没尽时,欢迎你再来拜访;我虽然隐居,但并非与世隔绝,还是可以和你这样的知己同乐。这里透露出诗人并非完全避世,而是选择性地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
整首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个既享受隐居生活,又保持人情温暖的智者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想隐居就隐居,想会友就会友,不受世俗规矩束缚。这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方式,正是现代人向往却难以实现的境界。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