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庄

等闲缉缀闲言语,夸向时人唤作诗。
昨日偶拈庄老读,万寻山上一毫厘。

现代解析

《读老庄》这首诗通过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庄子、老子思想的感悟,以及对自己之前创作的反思。

第一句:“等闲缉缀闲言语,夸向时人唤作诗。” 作者自嘲地说,自己平时随意拼凑的一些闲话,竟然被人们夸赞为诗。这表明他对自己的创作并不满意,甚至有些怀疑这些作品的价值。

第二句:“昨日偶拈庄老读,万寻山上一毫厘。” 昨天偶然读到庄子、老子的著作,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写的东西,与老庄的深刻思想相比,就像万仞高山上的一粒尘埃,显得微不足道。这里用“万寻山”和“毫厘”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老庄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整体来看,这首诗的核心在于表达了作者在接触老庄思想后,对自己过往创作的反思和谦卑。老庄的思想深邃而广阔,让作者意识到自己之前的作品只是肤浅的“闲言语”,远未达到真正的境界。这种自我反省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它也提醒我们,面对博大精深的思想,我们应该保持谦逊,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