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文虎联

穷则善其身,文正有言,寡欲似徐文长,多闻似刘中垒;
没可祭于社,吾侪私议,硕学若王司寇,名德若姚征君。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在悼念一位名叫张文虎的人,通过对他的品德和成就的描述,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上联“穷则善其身,文正有言,寡欲似徐文长,多闻似刘中垒”,意思是张文虎在困境中依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像古代贤人徐文长一样清心寡欲,像刘中垒一样博学多闻。这里的“穷则善其身”引用了《孟子》中的名言,强调在逆境中也要坚守道德。“文正有言”可能是指张文虎生前的一些教诲或格言,具体内容不详,但可以理解为他在言语中传递了正确的道理。

下联“没可祭于社,吾侪私议,硕学若王司寇,名德若姚征君”,意思是张文虎去世后,虽然不能在公共场合受到隆重的祭祀,但朋友们私下里都认为他的学问像王司寇一样深厚,品德像姚征君一样高尚。这里的“没可祭于社”可能是指张文虎生前地位不高,未能获得官方的祭祀,但他在朋友和同辈中却有着极高的评价。

整首挽联通过对比和类比,展现了张文虎在困境中依然保持高尚品德、博学多闻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对他成就的认可。这首挽联的魅力在于它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的品格和成就,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