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穷愁长怕诗撩拨,幽愤须凭酒破除。
对酒更遭诗债窘,可堪毛颖不中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愁闷文人的日常吐槽。

前两句说"穷愁怕被诗勾起,憋屈要靠酒消解"——诗人平时穷困郁闷,最怕写诗时情绪上头更难受,只能靠喝酒来发泄。这种矛盾心理特别真实,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宣泄情绪,发完又怕自己更emo。

后两句更幽默:"刚想喝酒放松,偏偏欠了一屁股诗债;最气人的是连毛笔都不给力!"这里"毛颖"指毛笔,"不中书"是双关语,既说毛笔不好写,又暗指自己像被朝廷抛弃的官员(古人用"中书"代指官职)。把写作卡壳怪到毛笔头上,像极了现代人写不出PPT怪电脑卡顿的耍赖心态。

全诗妙在把文人那点矫情和小脾气写得活灵活现——明明借酒消愁,偏要写诗记录;写不出诗又甩锅给工具。这种带着自嘲的牢骚,反而让读者觉得可爱,因为谁还没点类似的"又菜又爱玩"经历呢?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