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斋杂述 其八
沈阴积成雨,通夕风怒鸣。
蓦思水上村,飓发霪潦并。
居人念客子,畏寒何所营?
夙驾就馆餐,夜炉对书檠。
由来秉礼国,所恃安无倾。
小忠效载笔,何日观化成?
远愧吾叔子,宛然鲁两生。
先庐抱经卧,不闻风雨声。
蓦思水上村,飓发霪潦并。
居人念客子,畏寒何所营?
夙驾就馆餐,夜炉对书檠。
由来秉礼国,所恃安无倾。
小忠效载笔,何日观化成?
远愧吾叔子,宛然鲁两生。
先庐抱经卧,不闻风雨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作者在寓所中感怀身世,思考人生。
开头两句写天气:阴云密布,雨势渐成,整晚狂风怒吼。这样的天气让人联想到水上的村庄,飓风和暴雨同时袭来,情景十分险恶。接下来,作者想到在这样的天气里,居住在水上村庄的人们会担心外来的客人(客子),他们面对寒冷,该如何应对呢?
然后,作者回到自己的处境:他早早地驾车来到馆舍就餐,夜晚则对着炉火和书籍。这里提到“秉礼国”,指的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作者认为在这样的国家里,最重要的是安定无忧。他自嘲自己只是“小忠”,即小小的忠诚,以笔为生,不知道何时才能看到国家的教化成功。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自愧不如。他提到“吾叔子”,可能是指孔子或某位贤人,而“鲁两生”则是指鲁国的两位贤士。作者觉得自己远不如他们,只能在自己的老房子里抱着经书睡觉,听不到外面的风雨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恶劣的天气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先贤的思考。他感叹自己的渺小和无能,同时也表达了对安定生活和道德教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