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观竞渡联句
行穿丹阳城,恍入小有洞(水村)。
群鸡叫花篱,乱犬吠柳巷(育斋)。
沿流伐画鼓,匝市张锦幪(西畯)。
水面龙争嬉,舷侧桨齐弄(水村)。
叶叶朱旗翻,扇扇白羽羾(育斋)。
蜿蜒牙角奋,拿攫之而动(西畯)。
正如玉京子,帖耳任搏控(水村)。
童誇帅戎装,伶效蛮职贡(育斋)。
枹停互退缩,棹转竞喧鬨(西畯)。
城窥塞睥睨,桥觇踏螮蝀(水村)。
步者道骈肩,骑者岸接鞚(育斋)。
箔影䰅垂虾,舸采翅团凤(西畯)。
生质美而艳,炫服妖且众(水村)。
仍簪五色符,还解九子粽(育斋)。
棱梅致邓尉,脆李压朱仲(西畯)。
镂姜芼水鸡,剥蒜和冰鯼(水村)。
风俗斗华奢,那复畏嘲讽(育斋)。
孰衔孝女悲,谁抱贞臣痛(西畯)。
且挂蒲六幅,共倒酒一瓮(水村)。
现代解析
这首《丹阳观竞渡联句》描绘了丹阳城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和生动的画面感。几位诗人通过联句的形式,各自描绘了不同的场景和细节,共同构建出一幅丰富多彩的民俗画卷。
首先,诗歌从“客舟疾于鸟,帆受好风送”开始,描绘了龙舟在江面上飞快前行的情景,船只像鸟儿一样轻盈,借助顺风迅速前进。紧接着,“行穿丹阳城,恍入小有洞”则展现了丹阳城的繁华景象,仿佛进入了一个热闹的小世界。
接下来的几句,“群鸡叫花篱,乱犬吠柳巷”,通过鸡鸣犬吠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喧嚣气氛。城中的居民们也纷纷参与其中,“沿流伐画鼓,匝市张锦幪”,鼓声震天,锦旗飘扬,整个城市都被节日的气氛所包围。
“水面龙争嬉,舷侧桨齐弄”则直接描绘了龙舟竞渡的场景,龙舟在水面上争相前进,船桨整齐划一,展现了参与者的团结与力量。随后,“叶叶朱旗翻,扇扇白羽羾”进一步描绘了龙舟上的装饰,红旗飘扬,白扇挥舞,场面十分壮观。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龙舟比作“玉京子”,形容它们在水中灵活自如,仿佛被驯服的龙一般。同时,诗中还描绘了观众的欢呼和参与,比如“童誇帅戎装,伶效蛮职贡”,孩子们穿着戎装,模仿士兵,艺人们则扮演着异族使节,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观众的反应和周围的环境:“城窥塞睥睨,桥觇踏螮蝀”,城里的人们挤在城墙上观看,桥上的人们也纷纷驻足,场面十分热闹。“步者道骈肩,骑者岸接鞚”则进一步展现了人群的拥挤,步行的人们肩并肩,骑马的人们也挤在一起,气氛十分热烈。
最后,诗人通过对节日食物的描绘,如“棱梅致邓尉,脆李压朱仲”,以及节日的风俗,如“仍簪五色符,还解九子粽”,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诗中的“风俗斗华奢,那复畏嘲讽”则表达了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和参与的热情,即使有人嘲讽,大家也毫不介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细节,展现了丹阳城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和民俗的魅力。诗人们通过联句的形式,共同描绘了这场盛大的节日活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节日的欢乐与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