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雨后牡丹凋零的景象,充满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前两句写背景:傍晚微风吹动柳枝,柳絮轻飘("吹绵"指柳絮纷飞),一场夜雨带着凉意,仿佛在替春天写告别诗。这里用"送春诗"的拟人手法,把雨声比作春天的告别信,很有新意。
后两句写清晨所见:雨后牡丹花瓣零落满地,红白相间像给大地铺了层花毯("地衣"指地毯)。"狼藉"写出凋谢的凌乱,"红白缤纷"却让凋零也显得绚烂。
全诗妙在哀而不伤——虽然写花落,但用"缤纷作地衣"的比喻,把凋零转化为另一种美。诗人捕捉了春天将逝的瞬间,提醒我们:美好事物的消逝本身也可以成为风景。就像现代人拍樱花飘落,这种对"逝去之美"的欣赏,古今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