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蟋蟀鸣床下,青灯一影红。
天高垂玉露,月白起清风。
砧响柴门外,凉生画阁中。
更深眠不得,静坐听吟虫。

现代解析

这首《秋夜》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宁静画面,通过一些具体的意象和景致,展现了夜晚的宁静美好和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首句“蟋蟀鸣床下”,蟋蟀的声音常常与秋天的夜晚联系在一起,它在床下鸣叫,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这句诗营造了一个夜晚安静的氛围。

“青灯一影红”,青色的灯光映出一丝红色的光晕,这灯光不仅照亮了房间,也增添了几分温馨和宁静的氛围。青色通常给人以冷静的感觉,而红色则是温暖的象征,这里青灯的红影揭示了秋夜的柔和与温馨。

“天高垂玉露,月白起清风”,这句诗通过“玉露”和“清风”来描绘秋夜的景色。玉露指的是秋夜中点点的露水,仿佛洒在天空中,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而“月白”则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显得夜晚格外明亮。再加上“清风”轻轻吹拂,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宁静和美好。

“砧响柴门外,凉生画阁中”,这里的“砧响”指的是捣衣的声音,这声音传自门外,暗示夜深人静的时候,家中的妇人们还在忙碌着准备寒衣。“凉生画阁中”则描述了画阁内的凉意。这句诗通过对比不同场景的凉意,进一步突出了秋夜的凉意和宁静。

“更深眠不得,静坐听吟虫”,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不平静。尽管夜深了,诗人却难以入眠,只能静坐着,倾听外面的虫鸣。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绪飞扬,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细腻思考。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意象和声音,细腻地描绘了秋夜的静谧美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它不仅展示了秋天夜晚的宁静和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是一首具有情感深度和画面感的佳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