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开头两句“连璧兼金尽出伦,雪髯霜鬓信陈人”描绘了时光流逝,人已老去,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作者用“连璧兼金”来比喻珍贵的事物,强调这些美好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标准,然而岁月无情,人已白发苍苍,成了一个“陈人”(即经历风霜的人)。
接下来的两句“能忘枘凿方圆异,许接风云变化新”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化的豁达态度。生活中的事物往往像“枘凿”(木工中的榫头和卯眼)一样,形状和性质不同,难以完全契合,但作者愿意接受这些差异,并且迎接风云变幻带来的新机遇。
“绝韵淹时劳极目,虚斋穷日但凝尘”则描绘了作者在孤独中沉思的状态。作者用“绝韵”来形容一种超越尘世的美感,但这种美难以捕捉,只能通过极目远望来寻找。虚斋(空寂的书斋)中,时间仿佛凝固,只有尘埃在空气中飘浮,象征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
最后两句“何当一笑披环堵,赖月吟哦未厌贫”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作者期待有一天能够笑着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披环堵”),并且依然能够在月光下吟咏诗篇,不为贫穷所困扰。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岁月的流逝、世事的变迁和内心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变化的接受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它告诉我们,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难和不确定性,但只要我们保持豁达和乐观,依然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和力量。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