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受求余盆桂,意不可拂,临遣凝伫,诗以送之

早岁从西郡,茫茫二十春。
偶逢洛阳贾,还是潞州民。
音语听偏识,山川忆不真。
却看头白尽,犹说使君贫。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漂泊在外多年的游子,突然遇到老乡时的复杂心情。

开头两句"早岁从西郡,茫茫二十春"像在说:我年轻时就从老家出来,一晃眼已经在外漂泊二十年了。这里的"茫茫"用得特别好,让人感受到时间像迷雾一样模糊漫长。

中间四句描写偶遇老乡的场景:在洛阳街头偶然碰到个商人,一问才发现是老家潞州人。虽然口音听着耳熟,但连家乡的山川都记不清了。这里"音语听偏识"特别生动,就像我们现在听老乡说话,总觉得耳熟但又不敢确定。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看着对方头发都白了,还在念叨着当年那位清贫的官员。这里既写出了岁月流逝的沧桑,又透露出游子对家乡人事的深刻记忆。那个"犹"字用得巧妙,说明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家乡人还是记得那些旧事。

整首诗就像一张老照片,记录了两个白发游子在他乡相认的瞬间。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字里行间都是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读来特别能引起共鸣。就像我们过年回老家,遇到儿时玩伴时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