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宿富乐山赠海公禅老大师》是作者在富乐山留宿时,赠给海公禅老大师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和禅修的心境,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感悟。
首句“芙蓉溪畔石连松”,描绘了山中的溪水、石头和松树,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接着“殿阁峥嵘倚半空”,写出了山间寺庙的宏伟,仿佛悬浮在半空中,增添了神秘感。
“一念超居无色界,几人长住广寒宫”这两句,作者表达了禅修的心境。禅修者通过一念之间的觉悟,可以超越世俗的纷扰,进入无色的清净境界。而“广寒宫”则比喻了这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但能真正长久住在这种境界的人却很少。
“佳宾喜上山头月,密友时来竹下风”这两句,作者写到了山中的美好时光。佳宾(可能指禅修者)喜欢在月夜上山,享受山中的宁静;而密友则时常在竹林下吹风,感受自然的清新。这些场景都表现了禅修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
最后两句“除却少多元本物,泥牛哮吼任西东”,作者用“泥牛”比喻世俗中的纷扰和无常。禅修者通过修行,能够超越这些外物的束缚,心灵得到自由,不再被外界的喧嚣所困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色和禅修者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语言简洁有力,给人一种宁静、超脱的感觉。
戴蒙
宋温州永嘉人,字养伯。光宗绍熙元年,改名野,登进士第。调丽水尉,以公事忤郡将,弃官从朱熹于武夷。后自念假名易途之非,复旧名应乡举,再试不中。御史王颖叔言于朝,诏以初名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