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陈养廉居士的生活态度和品格的描写,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
首先,诗人提到陈养廉居士在去世后,人们对他的一致评价是清廉正直,这说明了他在世时的为人处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接着,诗人问,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家风?这里的“家风”指的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精神。诗人通过陈养廉居士的行为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轻财重义,慷慨地帮助了许多人,同时又非常尊重道德和传统,甚至争着去祭祀历史上的贤人六一公(指的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因其晚年号六一居士而得名)。
然后,诗人用两个具体的场景来描绘陈养廉居士的生活状态:他的门前总是车水马龙,说明他广交朋友,乐于助人;而他的家中却没有任何废弃的物品,连床榻上的灰尘都很少,这反映了他生活的简朴和自律。
最后,诗人说,如果有人能够继承陈养廉居士的美德,那么这种美德就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像石碑上的文字一样,永远流传下去。这里的“不与石相为始终”意味着美德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后人不断地传承和发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陈养廉居士的高尚品格和清廉生活,同时也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真正的家风和美德是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的。
曾丰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