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寒夜闺情

珠漏频催冬夜永,寒月窥人,人在清虚境。十二屏山湘水净。

香蕤枕畔红冰凝。

𦋏𦌉紫茸风约定。半晌无声,似睡依然醒。壁上馀灯金烬冷。

帐纹细袅沉烟影。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里,女子独守空闺的孤寂场景。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环境描写:开篇用"珠漏频催"(古代计时器的滴水声)和"寒月窥人"营造出漫长寒冷的夜晚氛围。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就像在偷看房中女子。屏风上的山水画显得格外冷清,枕头边凝结着泪痕("红冰"指泪水结冰),说明女子已经哭了很久。

2. 人物状态:下半阕写女子盖着紫色毛毯("紫茸"),在风中静静躺着。她看似睡着,其实一直醒着,这种似睡非睡的状态更显寂寞。墙上油灯将尽,灯花("金烬")已经冷却,帐子上的熏烟细细飘动,这些细节都暗示时间流逝而人未眠。

3. 情感表达:全词没有直接说"孤独",但通过"寒月""泪冰""冷灯"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女子彻夜难眠的凄凉。特别是"似睡依然醒"这句,生动表现了思念之深、夜不能寐的痛苦。

这首词的精妙在于用具体的物品和场景(漏壶、月光、屏风、枕头、灯盏等)来呈现抽象的情感,就像用电影镜头一样,让读者看到冬夜闺房的每个细节,从而体会到主人公的孤独心境。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