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操江落花诗三十首李临淮先有属和余兴不自已遂悉次其韵(存二十三首) 其七 七虞
何心大地自春敷,谁解东皇事有无。
残蕊辞条飞欲尽,长林携酒约应虚。
千林烟雨鹃啼暮,一曲关山笛吹孤。
但悟空花原不著,莫从尘世问荣枯。
残蕊辞条飞欲尽,长林携酒约应虚。
千林烟雨鹃啼暮,一曲关山笛吹孤。
但悟空花原不著,莫从尘世问荣枯。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落花为引子,探讨了生命盛衰与世事无常的哲理。
前两句用反问开篇:大地为何自顾自地展现春色?谁能真正明白春天的主宰(东皇)的奥秘?这里暗示自然规律不受人控制,万物兴衰自有其道理。
中间四句描绘了暮春景象:残花即将落尽,约朋友林中饮酒赏花的约定恐怕要落空;杜鹃在烟雨中啼叫,远处传来孤独的笛声。这些画面共同营造出繁华将尽的寂寥感,暗喻人生美好时光的短暂。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看透"花"的本质原是虚幻(佛教"空"的概念),就不必执着于人间荣辱得失。诗人用落花作比,劝诫人们超脱世俗成败的计较,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将景物变化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能让读者在感受春光易逝的同时,获得心灵上的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