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拥蓝关图

西方有佛名浮屠,形神寂灭久已殂。何年委此趾与颅,流传震旦惟其徒。

唐宗信重如琏瑚,遥自凤翔迎至都。韩公抗疏恳伏蒲,愿投水火斥其诬。

忤旨谪逐瘴海隅,迢迢远道劳驰驱。于时严冬雪载涂,蓝关秦岭云模糊。

老成有子字清夫,冒寒慰劳惊相呼。作诗示意嗟可吁,衰朽之骨其收吾。

一身不惜万里徂,人心复正赖公扶。曾闻顷刻金花敷,诗联涌出此则符。

湘乎仙乎知有无,至今画史写作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雪拥蓝关图》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仰、忠诚与牺牲的故事,通过描绘一幅历史画卷,展现了主人公韩愈的坚定信念和无私精神。

诗的开头提到西方的佛教,描绘了佛像的寂灭,暗示了佛教在当时的衰落。接着,诗中提到唐朝皇帝对佛教的重视,将佛像从凤翔迎到都城,显示了皇权的力量和对宗教的依赖。

然而,主人公韩愈却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不畏权势,上疏直言,指出佛教的虚假,甚至愿意以身犯险,将佛像投入水火以示其虚假。这种行为触怒了皇帝,韩愈因此被贬到偏远的瘴海之地,历经长途跋涉,在严冬的风雪中艰难前行。

诗中描绘了韩愈在蓝关秦岭的艰难处境,风雪交加,道路模糊。这时,他的儿子清夫冒着严寒前来慰问,父子相见,感慨万千。韩愈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表示自己虽年老体衰,但仍愿为正义事业付出一切,即使远行万里也不惜。

诗中还提到韩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纠正人心的偏颇,恢复社会的正气。最后,诗中提到韩愈的诗歌如同金花般灿烂,流传至今,成为后人绘画的题材,表达了对韩愈精神的赞美和纪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韩愈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忠诚、正直、无畏的形象,赞扬了他为了真理和正义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和皇权的复杂态度。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将历史人物的高尚品格与艰难处境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