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华林书院"的文人雅居,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
前两句说这座书院获得过朝廷多次表彰,门前的牌匾闪闪发亮,整个园林美得像画一样。这里用"旌表"暗示主人品德高尚,用"入画图"形容景色优美。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环境:书院旁的溪流名叫"让水",体现主人谦让的美德;树上鸟窝里可能住着懂得反哺的慈乌,暗喻孝道;鲜花环绕的客馆飘着清香,竹林掩映的书堂显得格外清高。这些景物都在赞美主人的品德修养。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虽然我在朝廷任职(紫垣指皇宫),却因路途遥远(洪都即南昌)被乱云芳草阻隔,不能亲自造访。这里既表达了对书院的向往,也暗含对隐居生活的羡慕。
全诗通过赞美书院环境来歌颂主人的高尚品格,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德行的价值观。写景时巧妙融入品德象征,让自然景物都带上了人文色彩,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
吕祐之
吕祐之[947-1007年],字元吉,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初,(公元九七六年)举进士。生于后汉高祖天福元年,卒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年六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