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在临淮关旅馆遇雨的场景,充满闲适与春意。
前两句点明时节特点:清明时节的旅馆本就该有细雨相伴,杨柳嫩绿、桃花粉红最能展现春天的气息。这里用"原宜雨"表明春雨是清明标配,而杨柳桃花的搭配则勾勒出典型的春日画卷。
后两句写雨中趣事:诗人斜靠在短榻上,透过被风吹开的门帘看人骑马而过("步马"指缓行的马);长淮河环绕着旅馆,仿佛故意用雨水挽留行人。一个"横"字生动写出诗人慵懒的姿态,"固留人"则用拟人手法写出雨天阻行的无奈,却带着几分幽默。
全诗妙在将寻常的旅途遇雨写得趣味盎然——春雨不再恼人,反而成了应景的装饰;被困旅馆也不焦急,反而悠闲看马、调侃淮河。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配合着杨柳桃花的明媚春色,让整首诗散发着从容不迫的生活情趣。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