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烟字韵答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
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烟。
犬牙舂米新秋后,麦粒烝茶欲社天。
冠盖只今成弃物,杉松他日记栽年。
定应笑我劳生在,卯睡闻呼衣为颠。
十载劳思寤寐间,新诗态度比云烟。
清风吹我无千里,明月随人共一天。
归去林泉应避暑,北征道路恐经年。
与君共愧知时鹤,养子先依黑柏颠。
犬牙舂米新秋后,麦粒烝茶欲社天。
冠盖只今成弃物,杉松他日记栽年。
定应笑我劳生在,卯睡闻呼衣为颠。
十载劳思寤寐间,新诗态度比云烟。
清风吹我无千里,明月随人共一天。
归去林泉应避暑,北征道路恐经年。
与君共愧知时鹤,养子先依黑柏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田园生活中的宁静与闲适,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自家周围的环境:水竹环绕,茅屋炊烟袅袅,犬牙舂米,麦粒煮茶,一派自然的田园风光。这些景象展现了作者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
接着,作者提到“冠盖只今成弃物”,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那些曾经的荣华富贵如今已无意义。他更看重的是栽种杉松这样的树木,象征着自己对未来的长远规划和期望。
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他与友人共同欣赏清风明月,感叹时光流逝,希望未来能一起避暑,共度美好时光。最后,作者以“与君共愧知时鹤,养子先依黑柏颠”作结,表达了与友人共同追求高雅生活的心愿,以及对后代的美好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功名的淡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