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
醉踏残花屐齿香。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和朋友一起春游的闲适画面,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气息和微妙的情绪变化。

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诗人和朋友陆郎在山中游玩了好几天。"逐"字用得巧妙,暗示了朋友间你追我赶的嬉戏场景。

中间四句用四个特写镜头展现春日美景:小船穿过水草时船头打滑的触感,醉后踩着落花时木屐沾香的细节,急风吹散山云笼罩原野的壮阔,雨后池塘水位下降的静谧。这些画面调动了触觉、嗅觉、视觉等多重感官,尤其"屐齿香"这个细节,把踩碎花瓣时香气迸发的瞬间捕捉得格外生动。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当诗人吟完诗回头东望时,突然被满耳的蛙声惊醒,发现夕阳已经西沉。"不堪"二字透露出淡淡的惆怅,可能是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也可能是游玩即将结束的不舍。蛙声与夕阳的组合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用声音和色彩为全诗画上余韵悠长的句号。

全诗就像一组春日vlog,有游玩特写、风景空镜,最后定格在夕阳蛙鸣中,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清明时节的生机与闲趣。

来鹄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