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南强同社病中却寄韵(编者按:戊辰年(1928)稿。)
牢骚欲与帝天论,虎豹当关梗踵门。
信国三纲都系命,巫阳何日下招魂。
壁间犹自悬双剑,掌底休辞尽一樽。
我是多年枯槁木,相逢惟有话寒温。
羞候权门谒巨公,生成倔强少人同。
偶传病肺惟高枕,自道吟诗可愈风。
历劫暂居安乐国,游仙倘梦广寒宫。
水清石白鱼肥美,且挟琴书理钓筒。
信国三纲都系命,巫阳何日下招魂。
壁间犹自悬双剑,掌底休辞尽一樽。
我是多年枯槁木,相逢惟有话寒温。
羞候权门谒巨公,生成倔强少人同。
偶传病肺惟高枕,自道吟诗可愈风。
历劫暂居安乐国,游仙倘梦广寒宫。
水清石白鱼肥美,且挟琴书理钓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倔强文人在病中抒怀的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现实的愤懑和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开篇就气势十足:诗人满腹牢骚想找老天爷理论,但现实就像凶猛的虎豹堵在门前(暗指权贵当道)。这里用"信国三纲"借指南宋忠臣文天祥,暗示自己和他一样把忠义气节看得比命还重。"巫阳招魂"的典故则流露出对精神救赎的渴望。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自我画像:墙上挂着宝剑(象征未灭的壮志),手里端着酒杯(借酒消愁),自称是棵枯槁的老树(比喻历经沧桑)。最动人的是"相逢惟有话寒温"这句,生动刻画出一个孤独老人只能与人聊天气的落寞形象。
后段进一步展现诗人的骨气:宁可穷困也不巴结权贵,生病了就躺着写诗自愈。把病榻比作"安乐国",把梦境当作"广寒宫",苦中作乐得可爱。结尾突然转到钓鱼场景,清水白石间肥鱼游动,诗人准备带着琴书去垂钓——这个闲适画面与前文的愤懑形成强烈反差,恰恰说明他最终选择用艺术和自然来疗愈心灵。
全诗就像一位倔老头的独白:既会拍桌骂世道,又能苦中作乐;满嘴典故发牢骚,转头又惦记着钓鱼。这种真实复杂的文人形象,配上酒壶、宝剑、鱼竿这些接地气的意象,让古典诗词有了活生生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