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惠洪问住山 其一

万机俱罢付痴憨,踪迹常⑴容野鹿参。
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将繁琐的世事抛诸脑后,选择了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首句“万机俱罢付痴憨”,意思是诗人将所有的琐事和烦恼都放下,变得像孩子一样纯真和无忧无虑。这里的“痴憨”并不是贬义,而是形容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心态。

第二句“踪迹常容野鹿参”,诗人将自己的生活比作野鹿的踪迹,意味着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甚至与野鹿为伴。这种生活远离尘嚣,充满了宁静与自由。

第三句“不脱麻衣拳作枕”,诗人穿着简单的麻衣,用拳头当枕头,表现出一种极简的生活方式。这里没有奢华的物质享受,只有最朴素的生活需求。

最后一句“几生梦在绿萝庵”,诗人梦想着在绿萝庵中度过余生,绿萝庵象征着一个远离世俗、宁静祥和的居所。诗人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琐世事的超脱。通过回归自然,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偶尔停下来,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

释怀志

释怀志(一○四○~一一○三),俗姓吴,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为南岳下十三世,宝峰文禅师法嗣。年十四,依智慧院宝称为童子。二十二落发,后结庵衡岳石头二十馀年。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冬,往谒长沙龙安照禅师,居最乐堂。二年卒,年六十四。一说元年卒,年六十二。事见《补禅林僧宝传》,《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偈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