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万户府瑞麦图
河中之野木连理,文人作颂何所美。
鲤湖之水莲双葩,史臣纪异不足誇。
木叶饥来岂堪食,莲花远观空有色。
由来上瑞是丰年,芙蓉池外麦连天。
一茎三穗攒秀颖,好事军中万口传。
阅武堂成政多暇,刀剑不如牛犊价。
老农啖饭看升平,奇祥异产从天下。
香饵先收夏陇云,雪匙可卜秋田稼。
绝怜西蜀杜参谋,困饥空怀当世忧。
崆峒麦熟无人穫,且问王师休未休。
鲤湖之水莲双葩,史臣纪异不足誇。
木叶饥来岂堪食,莲花远观空有色。
由来上瑞是丰年,芙蓉池外麦连天。
一茎三穗攒秀颖,好事军中万口传。
阅武堂成政多暇,刀剑不如牛犊价。
老农啖饭看升平,奇祥异产从天下。
香饵先收夏陇云,雪匙可卜秋田稼。
绝怜西蜀杜参谋,困饥空怀当世忧。
崆峒麦熟无人穫,且问王师休未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祥和的景象,通过对比和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批判。
1. 开篇对比:诗人先提到河中连理木、鲤湖双莲这些传统祥瑞,但指出它们不能当饭吃,只是好看而已。真正的祥瑞是麦田丰收,一株麦子长出三穗,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2. 和平生活:诗中描写军队闲暇、刀剑不如耕牛值钱,老农安心吃饭的太平景象。说明没有战争时,人们才能享受丰收的喜悦。
3. 讽刺战争:最后提到西蜀的杜参谋(可能指杜甫)空怀忧国之心,崆峒山麦子熟了却无人收割,质问军队到底休战了没有。这里暗讽战争让百姓无法安心务农。
全诗核心思想是:与其追求虚无的祥瑞,不如珍惜实实在在的丰收;和平比战争更重要,让农民安心种地才是真正的祥瑞。诗人用朴实语言和生动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